今年下半年,VR的话题度似乎都被Oculus Quest给抢走了。虽然说PC VR也有两款值得关注的产品:Oculus Rift S与Valve Index。可是,即便如此,这两款产品并没有给VR带来突破性的体验。
因此,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Varjo VR-1这款头显。没错,我们之前多次介绍过这款VR头显,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双屏组合来实现更为清晰的现实效果,并颠覆以往VR头显的体验。
当然,在带来高清显示的同时,也让整体价格变得更高,售价高达6000欧元,并且还需结合强制性1000欧元商业许可证。
德国科技媒体Mixed.de,近期从Varjo经销商Schenker那里体验到最新的Varjo VR-1头显,与之搭配的PC是一台配备NVIDIA RTX 2080的笔记本电脑。
独特的双显示模组方案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Varjo在显示方面与其它VR头显有何不同。
常规的VR头显通常采用两块3.5英寸显示屏(左右眼各一块),以HTC Vive Pro为例,其屏幕材质为AMOLED,分辨率为1440×1600,ppi为615,刷新率为90Hz。
我们知道,显示屏幕分辨率的提升都有一个发展过程,当前想要在OLED材质或LCD材质上做到超高分辨率首先难以实现,其次对于显卡和硬件的要求也会提高。
因此,Varjo采用了折中方案:Bionic Display,其通过两块屏幕组合成一个单眼屏幕。其中,中间的屏幕采用0.7英寸Micro OLED显示屏,外侧屏幕则采用了和常规VR头显中常见的AMOLED,尺寸为3.5英寸。
Varjo VR-1显示效果
具体细节方面,中间区域的Micro OLED屏幕分辨率达1902×1080,刷新率60Hz,但ppi高达3148;而外侧AMOLED屏幕分辨率为1440×1600,刷新率90Hz,ppi为615。
其中,Varjo整体视场角约90度,而Micro OLED覆盖的部分约有20度,同时Varjo宣称ppd能达到60。而Vive Pro的ppd仅14,惠普Reverb的ppd仅19。
这样设计的好处是,可以通过中间的屏幕带来更高清的显示效果,并且眼镜主要显示区域也集中在中间区域,而外侧则可以通过常规屏幕进行弥补显示。
这时,你可能已经发现了Varjo显示方面的奥秘,就是这块Micro OLED。
我们知道,Micro OLED当前主要用于单反取景器,AR眼镜,投影仪,头戴影院等产品上。其中最为接近的头戴式影院中,包括索尼、GOOVIS、HiSpot等都在使用Micro OLED屏幕,其特点就是能够提高极为高清的近眼显示,因此清晰度和这类头戴影院保持在同一水准。
实际观看效果
左:普通VR头显(1440×1600),右:Varjo VR-1
至于实际体验阶段,Mixed.de认为Varjo的清晰度毋庸置疑,相比其它VR头显而言效果相差十分明显,体验者还能看到场景中飞机上的文字。
Varjo VR-1显示效果(飞机驾驶舱)
推荐阅读:旗龙